7月29日实盘股票配资
2025年度“万千气象看四川”
第三季度采访活动启动
活动期间
采访组聚焦
眉山上半年项目投资、工业经济的生产一线
挖掘特色亮点、成绩经验
生动鲜活展现
眉山紧扣“实干实绩比拼年”主题
围绕“兴产聚人”主攻方向
坚定不移抓高质量项目、增有效投资
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多亏了这个平台,我们的项目才实现产业化。”7月29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集中采访小分队来到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以下简称融创中心),四川万邦胜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邦胜辉)市场开发部经理于亚楠电话响个不停,其中不少是来洽谈合作。
展开剩余87%今年2月,得益于融创中心的帮助,万邦胜辉年产50吨锂镁合金工程化示范生产线项目成果落地,未来将有更多“眉山造”锂镁合金产品从这里走向市场。
“锂镁合金是一种轻量化材料,具有很高的强度,可广泛应用于电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于亚楠说,他们花了近10年时间,攻克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出锂基合金负极材料。
俯瞰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
技术突破只是第一步,想要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还需要进行中试催熟。
“如果到生产阶段还要进行大量设计变更,需要耗费大量成本。”于亚楠说,这需要中试平台提供必要的环境和设备,帮助企业在接近实际生产条件的环境中验证和优化研究成果。“只有以小规模生产来预测和解决大规模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提高产品投产的成功率。”
万邦胜辉不是没有想过自建平台,但也面对资金投入大、专业性要求高等难题,这或许是不少新能源新材料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为此,眉山打造了新能源新材料融创中心,聚焦新能源材料、绿色化工、光伏等绿色低碳产业领域,开展小试中试验证、成果转化、检验检测等服务。
融创中心的建立,也让不少企业受益。“转化中的很多问题,在这里都可以得到‘一站式’服务。”于亚楠说,这里配备了实验室、中试厂房等基础设施。同时,还组建了由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主体的专家委员会,可以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撑。
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内展示的产品样品
除了提供平台和服务,眉山还出台化工中试基地管理办法,明确项目试验采取“备案制”,安评环评相关资料交由运营单位和政府部门备案,中试基地内项目可以打捆方式开展环评,审批时间大幅缩短。
“我们从科研到产业化仅用了5个月时间。”去年10月,于亚楠来到中心着手准备项目中试熟化,今年3月,项目实现了产业化。“放在以前,至少要花1年时间。”
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走进位于眉山高新区的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雅新材)的晶体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偌大的生产车间仅有几名工人进行电脑设备的操作。他们只需在关键节点进行监控和调整,大部分工作都由智能化的设备高效完成。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稀土闪烁材料及激光材料的研发、生产及加工业务,服务于核医学影像设备制造商、国家大科学工程高能物理项目以及工业激光器制造商,是全球三大核医学影像探测材料供应商之一,也是国内核辐射探测及工业激光器行业核心器件领军企业。”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梁振兴介绍。
博雅新材常务副总经理梁振兴介绍公司情况。万小玲 摄
四川兴德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拉晶、截断、开方、截倒、粘棒、切片……在眉山市甘眉工业园区四川兴德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兴德利)的生产车间,各条生产线满负荷生产,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精密仪器,确保每一件硅片产品都能达到生产要求。
四川兴德利生产车间。万小玲 摄
据了解,四川兴德利专注于太阳能电池、单晶硅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兴德利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依托集团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与浙江大学、东北大学、江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院校深入合作,建立了强大的晶体材料研发平台,技术水平紧跟新能源产业前沿。
四川精事达科技有限公司
7月29日,“万千气象看四川”第三季度采访活动第二批次首站走进位于眉山的四川精事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精事达科技”)。这家占地171亩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连续三年营收利润超20%增长的亮眼表现,向采访团展示了四川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我们预计2025年全年实现营收约3.5亿元,净利润约4000万元。”精事达科技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郁向记者介绍。作为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上市后备企业,公司已构建起环保型阻燃剂、脱硫脱碳溶剂和精细化学品三大支柱产业。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消费增长及国家消防安全法规趋严,公司阻燃剂产品销量持续创新高,成为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面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这一行业核心关切,精事达科技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分子结构优化,我们的氮系、氮磷系阻燃剂已构建起‘预防-抑制-缓释’三级防护体系。”陈郁指向正在建设的8000吨/年氮磷系阻燃剂生产线。该项目正是为满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需求而建,预计2025年12月底试生产,达产后可实现年营收1.5亿元。
精事达科技所生产的氮磷系阻燃剂
据介绍,该系列产品凭借低烟无卤、耐高低温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池模组外壳,在极端工况下能快速抑制热失控,为动力电池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契合汽车轻量化、低碳化发展趋势,实现安全与效能双优。
陈郁表示,精事达科技的创新版图还在持续扩展:在气体净化领域,依托国内最早研发醇胺类脱硫脱碳溶剂的技术积累,公司开发的JH系列溶剂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高效低能耗碳捕集溶剂直击行业减排痛点。2024年投产的N-甲基氧化吗啉项目,作为绿色纤维lyocell的关键溶剂,已与全球巨头赛得利集团建立稳定合作,具有绿色环保、回收率高等优势。公司持续深化产学研融合,与清华大学等顶尖机构合作研发烟气碳捕集技术,荣获“节能减排科技进步奖”,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以创新为内核,我们正从传统化工企业向高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企业转型。”陈郁强调。
从车间里的智能生产线到产业园的拔地而起
从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到产业集群的加速成型
眉山正以奔跑的姿态
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每一份突破都凝聚着实干的力量
每一步跨越都铺垫着更广阔的未来
眉山的故事还在续写
精彩正待开篇
来源:川观新闻、科技日报、四川新闻网
编辑:雷尧
二审:陈航
三审:赵竞实盘股票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通弘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